毗勇
成語(Idiom):毗勇
發音(Pronunciation):pí y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勇猛無畏,英勇無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毗勇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勇敢無畏。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危險時,勇敢果敢,毫不退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毗勇常用于形容軍事、體育、工作等方面的英勇表現。可以用來形容軍人在戰場上英勇無畏,也可以用來形容運動員在比賽中拼搏奮斗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毗勇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哀公四年》。當時,魯國的哀公要出兵攻打齊國,他命令大夫子貢前去征詢子貢的意見。子貢說:“君命有所不受,臣請不行。”哀公十分生氣,說子貢膽小怕事,不敢出征。子貢回答說:“臣不是膽小怕事,而是深思熟慮,認為此次戰爭沒有勝算。臣不想讓國君陷入危險之中。”哀公聽后深為感動,稱贊子貢勇敢而聰明,說他是“毗勇”,并決定取消出兵的計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毗勇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毗”是形容詞,表示勇猛;第二個字“勇”是名詞,表示勇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戰場上表現得十分毗勇,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
2. 這位運動員在比賽中展現出了毗勇的精神,最終獲得了冠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勇敢的戰士,他充滿力量和勇氣,毫不退縮地面對敵人,這就是毗勇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勇敢無畏相關的成語,如“勇往直前”、“勇猛精進”等,以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得非常毗勇,勇敢地解決了問題。
2. 初中生:這個運動員在比賽中展現出了毗勇的精神,贏得了大家的尊敬。
3. 高中生:那位士兵在戰場上表現得十分毗勇,為保衛國家英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