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茅廬三顧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lú sān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劉備三次到草廬里請諸葛亮出山,形容劉備對諸葛亮的剛強信任和極力邀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劉備在創業初期,聽聞諸葛亮才華出眾,多次派人去請他出山,但都未成功。最后,劉備親自三次上山,終于請到了諸葛亮,從而得到了一個重要的謀士。這個成語形容了劉備對諸葛亮的堅定信任和不懈努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個人或某個事物的堅定信任和不遺余力的邀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個人或某個事物的重視程度和努力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源于中國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劉備在創業初期聽聞諸葛亮的名聲,多次派人請他出山,但都未成功。最終,劉備親自三次上山,請到了諸葛亮,從而得到了一位重要的謀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就像茅廬三顧,不遺余力。
2. 公司領導對他的能力極為看重,多次茅廬三顧,希望他加入公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茅廬三顧”想象成一個人多次登上山去請諸葛亮出山的場景,用于形象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劉備和諸葛亮的故事,以及其他與三國演義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對我很信任,就像茅廬三顧一樣。
2. 小學生:我對我的好朋友非常信任,就像茅廬三顧一樣。
3. 初中生:他對學習的態度非常認真,就像茅廬三顧一樣。
4. 高中生:他對自己的夢想非常執著,就像茅廬三顧一樣。
5. 大學生:公司對他的能力非常看重,多次茅廬三顧,希望他加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