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邑
基本解釋
謂帝王之都。指京都。《書·多士》:“予一人惟聽用德,肆予敢求爾于天邑 商 。”《文選·班固<典引>》:“至于參五 華夏 ,京遷 鎬 亳 ,遂自北面,虎螭其師,革滅天邑。” 蔡邕 注:“天邑,天子邑也。” 唐 王勃 《梓州玄武縣福會寺碑》:“既而拂衣華族,入天邑而觀光。” 明 唐順之 《游龍門》詩:“水同 瀍 澗 縈天邑,山接 崤 函 鎖帝臺。” 清 侯方域 《定鼎說》:“稽 漢 都 渭 涘,定以天邑。”
成語(Idiom):天邑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空中的星辰宇宙,也引申為廣闊無垠的世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邑一詞由天和邑兩個字組成,天指天空、宇宙,邑指城池、鄉村。天邑意為廣闊無邊的天地,形容世界之大,宇宙之廣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廣闊無垠的領域、世界或者比喻人的胸懷開闊、眼界寬廣。可以用來形容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人的胸懷和眼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運》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夢中去到了天堂,看到了天邑的遼闊和壯麗景色。這個故事成為了“天邑”一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邑是一個名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大海宛如一片天邑,讓人感到無邊無際的壯麗。
2. 他的胸懷如同天邑一樣廣闊,永遠不會被局限于小小的事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邑”想象成一個巨大的城邑,城墻高聳入云,無邊無際。將這個形象與天邑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天邑相關的成語,如“天地不容”、“天高地厚”等,以擴展對于廣闊和壯麗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夢中飛到了天邑,看到了美麗的星空。
2. 初中生(13-15歲):我希望未來能夠去探索未知的天邑,看看宇宙的奧秘。
3. 高中生(16-18歲):人類對于天邑的探索從未停止,我們應該保持對宇宙的好奇心。
4. 大學生(19-22歲):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拓展自己的天邑,不被狹小的局限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