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誡
基本解釋
天戒。《漢書·成帝紀》:“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誡,有可省減便安百姓者,條奏。”《后漢書·皇甫規傳》:“其常侍尤無狀者,亟便黜遣,披埽兇黨,收入財賄,以塞痛怨,以答天誡。”參見“ 天戒 ”。
成語(Idiom):天誡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j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災人禍或天意的懲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誡源自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信仰觀念,認為天地有靈,能夠對人類行為進行懲罰或警示。天誡一詞中的“天”指的是上天,神明;“誡”則表示警告、懲罰。因此,“天誡”意味著上天對人類不當行為的懲罰或警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誡一詞常用于形容一些罪惡行為或不道德的行為受到天災人禍的懲罰。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不幸事件或災難是上天的警示或懲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誡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宗教信仰和哲學思想。中國古代人們普遍認為天地宇宙有靈,上天能夠對人類行為進行懲罰或警示。因此,天誡一詞在中國文化中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誡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貪官收受了大量賄賂,結果遭到了天誡,家破人亡。
2. 這個公司經常虐待員工,終于遭到了天誡,被曝光并受到了社會輿論的譴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天誡”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巨大的天空,上面有一只手舉起一根指著地面的指示棒,表示上天在警告或懲罰人類的不當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宗教信仰和哲學思想,以及與“天誡”相關的歷史故事和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天誡是上天對不好的人的懲罰。
2. 初中生:這個作家抄襲了別人的作品,結果遭到了天誡,名譽掃地。
3. 高中生:政府官員貪污腐敗,最終不免遭到了天誡,被判刑。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環境污染嚴重,終究會遭到天誡,被關停。
以上是關于中國詞語“天誡”的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