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逕
基本解釋
亦作“ 開徑 ”。1.開辟路徑。《宋書·謝靈運傳》:“嘗自 始寧 南山伐木開逕,直至 臨海 ,從者數百人?!?br>(2).《文選·謝靈運〈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唯開 蔣 生逕,永懷 求 羊 蹤。” 李善 注引《三輔決錄》:“ 蔣詡 ,字 元卿 ,隱於 杜陵 。舍中三逕,惟 羊仲 、 求仲 從之游。二 仲 皆挫廉逃名。”后以“開逕”指只接待少數高人雅士,決不與官場的俗人來往。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陶潛<田居>》:“素心正如此,開逕望三益?!?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閨秀詩》:“ 蔣侯 已擬長開徑, 李廣 無端又出山。”參見“ 三徑 ”。
成語(Idiom):開逕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f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開辟道路,引申為開創新局面或開辟新天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逕是指開辟道路,比喻開創新的局面或開辟新的天地。這個成語的意義非常廣泛,可以用來形容開創事業、推動進步、創新思維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逕常用于描述人們在工作、創業、學習等方面的努力和創新。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積極進取、開拓進取精神的贊美,也可以用來鼓勵自己不斷開拓,不斷進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逕最早出自《莊子·逍遙游》:“墉城者,以為固也,夫破者,以為變也。無變無破,庶幾太平。”意思是說墉城是為了固守,而破壞則是為了改變。只有不斷變化與破壞,才能達到太平。后來,這個成語演變為開逕,用來形容開創新的局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開逕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形式為“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行業中開逕,創造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2. 這個公司通過不斷創新,成功地開逕了電子商務領域。
3. 他們勇于開逕,為社會帶來了許多新的發展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開逕”與“開辟道路”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開創新的局面或開辟新的天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創新、進取精神相關的成語,如“敢為人先”、“銳意進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勇敢開逕,努力學習,創造美好的未來。
2. 初中生:面對挑戰,我們要敢于開逕,勇往直前,不斷進取。
3. 高中生: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要勇于開逕,勇敢創新,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