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消
基本解釋
(1).謂打發(fā),使離去;處置或解雇。 巴金 《秋》二:“‘我把 高忠 開消了。’ 克明 道。” 李準 《李雙雙小傳·不能走那條路》:“我那時候正被 朱 家開消了,回來只得見天推一車子煤賣賣,弄幾個錢給你媽拾副藥。”評劇《鍘閣老》第十一場:“此乃是誤打誤傷,將他喚上公堂責打四十竹板,開消無事也就是了。”
(2).指費用的銷帳。《儒林外史》第九回:“把帳一盤,卻虧空了七百多銀子。問著,又沒處開消,還在東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畫腳的不服。”《紅樓夢》第四四回:“ 賈璉 又命 林之孝 將那二百銀子入在流水賬上,分別添補,開消過去。”
(3).花費;支付。 魯迅 《吶喊·端午節(jié)》:“他一回來,伊便將一迭賬單塞在他的鼻子跟前,這也是往常所沒有的。‘一總總得一百八十塊錢才夠開消……發(fā)了么?’伊并不對著他看的說。”
成語(Idiom):開消
發(fā)音(Pronunciation):kāi x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開銷、花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消是一個動詞短語,由“開”和“消”兩個字組成。開指花費、使用的意思,消指消耗、消費的意思。開消一詞表示花費、使用或消耗一定的財物或資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消一詞常用于描述花費金錢、時間、精力等方面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購物、旅行、投資、經(jīng)營等各種活動中的花費。此外,開消也可以用于指代某個人或團體的開銷,如企業(yè)的運營成本、家庭的生活費用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成公二年》中有記載:“公將開消于晉國。”這句話是指齊國的公子將要前往晉國進行開銷。由此可見,開消一詞最早是用來描述出行花費的情況。后來,這個詞逐漸擴展到其他方面的花費,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今天去購物中心開消,買了很多東西。
2. 這個項目的開消超過了預算。
3. 為了提高銷量,公司決定增加廣告開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開消”拆分為“開”和“消”兩個部分來記憶。開可以聯(lián)想到花費、使用,而消可以聯(lián)想到消耗、消費。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開消相關(guān)的成語,如“開源節(jié)流”、“開門見山”等。這些成語都與花費、使用、節(jié)約等相關(guān),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開消一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每天都會給爸爸媽媽開消買好吃的。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參加夏令營,我要跟父母商量一下開消的事情。
3. 高中生(16-18歲):考慮到大學的學費,我需要提前計劃好開消的問題。
4. 大學生(19-22歲):兼職工作可以幫助我減輕家庭的開消負擔。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每個月要支付的房租是我最大的開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