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牧
基本解釋
古時統治一方的軍政長官方伯與州牧的并稱。后泛指地方長官。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方牧妙舉,欽於恤民。” 趙幼文 注:“方牧,即《舜典》之四岳、十二牧,謂 魏 代之刺史、太守統治百姓之官。”《晉書·王濬傳》:“授臣以方牧之任,委臣以征討之事。” 南朝 梁 范云 《贈張徐州謖》詩:“還聞稚子説,有客款柴扉……疑是 徐方牧 ,既是復疑非。” 唐 劉知幾 《史通·暗惑》:“古人謂方牧為二千石者,以其祿有二千石故也。”
成語(Idiom):方牧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人控制,像牲畜一樣被牽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牧是一個由“方”和“牧”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方牧的意思是指人像牲畜一樣被人牽引或控制。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失去了自由,完全被他人操縱或支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牧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種情況下完全失去自主權,被他人操縱或控制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某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被強制性地執行某種任務或被迫遵從某人的命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牧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在古代,農民常常使用牲畜來耕種土地。方牧的意象來源于農民牽引牲畜的情景,牲畜完全受到農民的控制和牽引,失去了自由。這個形象被引申為人在某種情況下也像牲畜一樣被他人操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就像方牧一樣,無法做出自己的決策。
2. 這個國家的人民長期以來都被政府方牧,缺乏自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方牧的意象與農民牽引牲畜的情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農民牽引著一只牛或馬,它們完全被牽引,失去了自由,就像被方牧一樣。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方牧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失去自由或被他人操縱相關的成語,如“束手無策”、“任人擺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們班上的學習委員就像方牧一樣被老師牽著走。
2. 初中生(14歲):在這個社會上,很多人都像方牧一樣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束縛。
3. 高中生(17歲):在高考備戰期間,很多學生感覺自己就像方牧一樣被學業牽制著無法自由發展。
4. 大學生(20歲):在實習期間,我們常常感到自己像方牧一樣,完全被老板安排和控制。
5. 成年人(30歲):在工作中,有時候我們會感到自己像方牧一樣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