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遲
成語(Idiom):淹遲(yān chí)
發音(Pronunciation):yān c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拖延或進展緩慢,耽誤時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淹遲是由“淹”和“遲”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淹”指被水淹沒,泛指阻塞、堵塞;“遲”指時間晚,泛指耽擱、拖延。淹遲的意思是事情進展遲緩,拖延時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情進展緩慢,或責備某人拖延時間。可以用來形容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拖延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淹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導傳》中,故事是講述王導在擔任官職期間,因為他辦事拖延,被人說成“淹遲王導”。后來,人們就用“淹遲”來形容拖延的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淹遲拖延,不按時完成工作。
2. 這件事情已經淹遲了很久,需要盡快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淹遲”中的“淹”字,想象事情被水淹沒,進展被阻塞,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拖泥帶水”、“拖泥帶水”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常常淹遲做作業,導致晚上睡不好覺。
初中生:他淹遲了很久才交作業,老師很生氣。
高中生:這個項目已經淹遲了一個月,我們需要加快進度。
大學生:他淹遲了申請研究生的時間,錯過了報名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