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折
成語(Idiom):磬折(qìng zhé)
發音(Pronunciation):qìng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遭到重大挫折或打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磬,古代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鐘。折,指折斷、折磨。成語“磬折”比喻經歷了重大的挫折或打擊,使人心灰意冷、喪失信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經歷了重大失敗、遭受打擊后的心情或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磬折”出自《莊子·逍遙游》:“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趣舍也。’孔子曰:‘汝知之矣,齊景公待孔子磬折也。’”這個故事講述了齊景公對待孔子的態度,他不重視孔子,導致孔子離開了齊國,使齊國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學者和智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創業計劃遭到了磬折,但他沒有放棄,繼續努力。
2. 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磬折,但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磬折”與遭受挫折的情景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挫折、打擊相關的成語,如“一蹶不振”、“重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比賽中磬折了,但我會繼續努力,爭取下次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他在考試中遭到了磬折,但他沒有灰心,積極改正錯誤。
3. 高中生:他的夢想受到了磬折,但他堅持不懈,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4. 大學生:創業的道路上充滿了磬折,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