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仗
成語(Idiom):鎧仗(kǎi zhàng)
發音(Pronunciation):kǎi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裝備武器,準備迎敵的姿態。也用來比喻準備充分,戰斗力強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鎧仗一詞源自古代戰爭時期的軍事用語,指士兵穿上鎧甲,拿起武器,準備迎戰的姿態。在現代漢語中,鎧仗的含義已經發展為比喻準備充分,戰斗力強大的意思。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團隊或個人在面對挑戰時,做好充分準備,準備迎接一切困難和挑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鎧仗一詞常常用于形容一個團隊或個人在面對重大挑戰時的狀態。可以用于描述一個團隊在準備大型項目時的態度,也可以形容一個個人在備戰考試或面試時的狀態。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國家在保衛領土、維護國家安全時的軍事實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鎧仗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裴松之傳》中,原文為“裴松之與楊駿、蘇峻共受詔興師鎧仗,恐吳兵犯鄰境”。這個成語的起源故事是說裴松之在戰爭即將來臨時,與楊駿、蘇峻一起接到了興師鎧仗的命令,為了保衛鄰境,他們全力備戰,準備應對吳兵的進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鎧仗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鎧”是名詞,意為鎧甲,指戰士穿戴的鎧甲;“仗”是名詞,意為武器,指戰士所用的武器。兩個詞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意思,表示戰士們穿戴鎧甲,拿起武器,準備迎戰的姿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的鎧仗已經打扮得整整齊齊,準備好面對任何挑戰。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必須保持鎧仗,勇往直前。
3. 這個國家的軍隊已經整裝待發,鎧仗十分強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穿上鎧甲,拿起武器,準備迎接一切困難和挑戰,以此來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武器和戰爭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鎧甲和古代戰爭的知識,了解古代戰爭的發展和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鎧仗一樣,做好充分準備,迎接期末考試的挑戰。
2. 初中生:參加比賽前,我們要像鎧仗一樣,全力備戰,爭取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面對高考,我們要像鎧仗一樣,準備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4. 大學生:準備找工作時,我們要像鎧仗一樣,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