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寢苫枕干
發音(Pronunciation):qǐn shān zhěn g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寢室簡陋,以苫草為床,以木頭為枕頭的貧困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寢苫枕干是一個描繪貧困生活的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生活條件極度貧困的狀態。寢苫是指用苫草做成的床,枕干則是以木頭為枕頭,說明了人們生活貧困到連基本的睡眠條件都無法保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生活貧困,生活條件極度簡陋的情況。可以用來表達對貧困生活的厭惡和對改善生活質量的期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寢苫枕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講述了晉國國君僖公圍攻曹國的戰事,晉軍將領公子重耳在戰斗中被困在曹國城下,身處困境。公子重耳為了保持戰斗的斗志,不畏艱難,就以苫草為床,以木頭為枕,忍受艱苦的生活條件,堅持戰斗,最終成功逃脫。寢苫枕干由此成為形容生活貧困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寢苫枕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境貧寒,過著寢苫枕干的生活。
2. 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都過著寢苫枕干的日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寢苫枕干形象化,想象自己睡在苫草上,用木頭作為枕頭,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貧困生活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衣食不周”、“過緊日子”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附近有很多農民工,他們過著寢苫枕干的生活。
2. 初中生:我希望通過努力學習,將來不再過寢苫枕干的日子。
3. 高中生:在貧困地區,很多孩子都只能寢苫枕干,我們應該為他們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