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缺
斷缺(duàn quē)
發音(Pronunciation):duàn q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斷裂或缺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斷缺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物體斷裂或缺少的狀態。它可以指物體表面的斷裂,也可以指物體內部的缺失。這個詞語常用來比喻人或事物的不完整或不完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斷缺這個詞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比如形容一件破損的物品,如斷缺的碗、斷缺的鏡子;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形象或能力的不完美,如斷缺的技能、斷缺的智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斷缺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左傳》。故事中,孔子的學生曾子問他關于人的道德修養的問題,孔子回答說:“人的道德就像一口瓶子,如果有一個地方斷了,整個瓶子就會斷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是一個整體,如果有一處不完善,就會影響整個人的形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斷缺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杯子斷缺了,不能再使用了。
2. 他的知識面很廣,幾乎沒有斷缺的地方。
3. 這個故事中的情節斷缺了,我不知道后面會發生什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斷”和“缺”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詞語。比如,可以想象一個玻璃杯被斷成兩段,或者想象一個拼圖上有一塊缺失的地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斷缺相關的成語,如斷壁殘垣、缺一不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花瓶不小心掉地上了,現在斷缺了一塊。
2. 初中生:這個故事的情節有些斷缺,我覺得不太完整。
3. 高中生:他的論文思路很清晰,沒有任何斷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