犖埆
成語(Idiom):犖埆(luò xū)
發音(Pronunciation):luò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或行為敗壞,沒有廉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犖埆一詞來源于《論語·衛靈公》中的一段對話。在這段對話中,孔子談到了衛靈公的兒子,稱他為“犖埆”。犖埆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品德敗壞,沒有廉恥,行為不正直。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敗壞,不講廉恥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犖埆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或諷刺一個人的品德敗壞,沒有廉恥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不誠實、虛偽、貪婪等不良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犖埆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衛靈公》中的一段對話。這段對話講述了孔子對衛靈公的兒子的評價,稱他為“犖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儒家文化,用來批評那些品德敗壞,沒有廉恥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犖埆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犖”(luò)是形容詞,表示敗壞、不正直;而“埆”(xū)是名詞,表示人的品德、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非常犖埆,一點廉恥都沒有。
2. 這個政治家的品德已經完全犖埆了,不值得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品德像一座山峰,而犖埆則是山峰上的一塊石頭,石頭上寫著“犖埆”兩個字,表示這個人的品德已經被破壞,沒有廉恥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和了解成語的用法和意義,可以查閱相關的詞典、成語故事書籍或參與相關的課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撒謊了,他是一個犖埆。
2. 初中生:這個人的行為太犖埆了,大家都不喜歡他。
3. 高中生: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真是個犖埆。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管理層犖埆,不值得信任。
5. 成年人:他的行為完全犖埆,已經沒有人愿意與他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