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利鎖名韁
發音(Pronunciation):lì suǒ míng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利益或名譽的束縛,使人無法自由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利指個人的利益,鎖指束縛,名指名譽,韁指馬韁。利鎖名韁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個人的利益或名譽成為人們行動的枷鎖,使其無法自由行動,受到限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利鎖名韁常用于描述個人因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名譽而受到束縛,無法自由行動的情況。可以用于形容政治、商業或個人生活中的各種限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齊國的大夫顏淵因為追求個人利益,在一次戰斗中被敵方所俘虜。敵方為了讓顏淵投降,以利益和名譽作為他的枷鎖,使其無法自由行動,最終顏淵選擇了投降。這個故事成為了利鎖名韁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利鎖名韁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形容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名利的束縛,無法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
2. 這個公司的高薪福利成為了員工們的利鎖名韁,他們不敢輕易辭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利鎖名韁這個成語比喻成一個人被利益和名譽所束縛,像是被鎖住了一樣。你可以聯想到一個人被鎖在一個名牌手袋中,無法自由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個人利益、名譽相關的成語,如名利雙收、名利場、名利之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他說是為了家庭的利益,但我覺得他被利鎖名韁了。
2. 初中生:學校的學生會主席因為追求名譽,一直被各種活動和任務所束縛,真是利鎖名韁。
3. 高中生:為了追求個人利益,他不擇手段地謀取財富,但最終發現自己被利鎖名韁,無法享受真正的自由。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利鎖名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