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監
成語(Idiom):俗監
發音(Pronunciation):sú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俗世中的監察官,指能夠識別并監督世俗中的不良行為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俗監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俗”指世俗、塵世,表示與傳統道德觀念相違背的行為;“監”指監察、監視,表示對不良行為進行監督。俗監的意思是能夠辨別并監督世俗中的不良行為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俗監常用于形容那些有高尚品德和道德標準的人,他們能夠識別并制止世俗中的不良行為。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表達對這樣的人的贊美和敬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俗監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盧毓傳》中。盧毓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在任期間非常守紀律,嚴格執行法律,不容忍貪污腐敗的行為。因此,人們稱他為“俗監”,以表彰他的廉潔和公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被譽為俗監,因為他總是能夠發現并糾正同事們的不良行為。
2. 這位老教授是我們學校的俗監,他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學術規范和道德標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俗監”與“世俗監察官”聯想在一起,想象一個能夠監督世俗中不良行為的官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道德、品德相關的成語,如“廉潔奉公”、“忠誠正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的俗監,她總是鼓勵我們遵守課堂紀律。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為學校的俗監,能夠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 高中生:這位老師是我們學校的俗監,他經常組織道德講座,教育我們如何做一個有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