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骨鯁之臣(gǔ gēng zhī chén)
發音(Pronunciation):gǔ gēng zhī c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忠誠、能干的臣子或下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骨鯁之臣”源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曾經有一位名叫韓信的智勇之臣。韓信在項羽的幫助下,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將領,展現出了忠誠、能干的特質。因此,“骨鯁之臣”成為了形容忠誠、能干的臣子或下屬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上級忠誠、能力出眾的下屬或助手,也可以用來形容忠誠、能力出眾的朋友或同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骨鯁之臣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國時期。項羽是劉邦的對手,韓信是項羽的部下,他們在共同的目標下合作,韓信表現出了非凡的智勇和忠誠,因此被稱為骨鯁之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骨鯁之臣是一個四字成語,由“骨鯁”和“之臣”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位年輕的干部是公司的骨鯁之臣,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 在團隊中,他是一位骨鯁之臣,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忠誠度都非常出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骨鯁之臣”與項羽和韓信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想象韓信作為項羽的忠誠、能干的下屬,為項羽做出了重大貢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項羽和韓信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以及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骨鯁之臣,她總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班長在班級里是骨鯁之臣,他組織大家一起完成了很多活動。
3. 高中生:校長是學校的骨鯁之臣,他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4. 大學生:團隊的負責人是我們的骨鯁之臣,他帶領我們取得了很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