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
基本解釋
(1).白額虎。《史記·秦始皇本紀》:“ 二世 夢白虎嚙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漢 張衡 《西京賦》:“東海 黃公 ,赤刀粵祝,冀厭白虎,卒不能救。”
(2).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的總稱。 漢 賈誼 《惜誓》:“蒼龍蚴虬於左驂兮,白虎騁而為右騑?!薄?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天官書》:“參為白虎?!薄?a href="/r_ci_b77c9fa8a4d180deddbadcc0338feab7/" target="_blank">后漢書·郎顗傳》:“罰者曰白虎,其宿主兵。” 李賢 注:“《天官書》曰:‘參為白虎……下有三星,曰罰,為斬艾之事?!手鞅!薄斗馍裱萘x》第七一回:“南分朱雀北玄武,東按青龍西白虎?!?清 馮桂芬 《釋鶉》:“以鶉火為鳳,方與蒼龍、白虎、元武相稱。”
(3).特指迷信傳說中的兇神?!毒劳ㄑ浴とF身包龍圖斷冤》:“白虎臨身日,臨身必有災?!?嚴敦易 校注:“白虎,星命迷信里面的兇神?!薄秴f紀辨方書》引《人元秘樞經》:“白虎者,歲中兇神也。常居歲后四辰?!?br>(4).飾白虎圖像的軍旗?!?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 陳澔 集說:“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以為旗章?!薄?a href="/r_ci_00bd848df134a75c73f34171bb4692f7/" target="_blank">吳子·治兵》:“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搖在上,從事於下?!?br>(5). 漢 宮殿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度o黃圖·漢宮》:“ 鳳凰 通 光曲臺 、 白虎 等殿?!?唐 白居易 《東南行》:“議高通 白虎 ,諫切伏青蒲?!?黃葆楨 《張星伯席上呈徐班侯先生》詩:“蟹行文字來瀛海,六籍笙簧 白虎 空?!眳⒁姟?白虎觀 ”。
(6).古代雜伎中扮演的形象?!段簳分尽罚骸傲甓t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白象、白虎及諸畏獸、魚龍、辟邪、鹿馬仙車、高絙百尺、長趫、緣橦、跳丸、五案以備百戲。”
(7).石灰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一·石灰》。
(8).豆腐的別名。 清 趙翼 《儒餐》詩:“儒餐自有窮奢處,白虎青龍一口吞。”自注:“俗以豆腐青菜為青龍白虎湯。”
英文翻譯
1.{天} White Tiger; name of group of seven stars in the western sky (四象之一)
成語(Idiom):白虎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脾氣兇猛、暴躁,形容人兇惡狠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虎,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代表西方方位,象征著兇猛和暴戾。成語“白虎”借用了白虎的形象,用以形容人的脾氣兇猛、暴躁,意思是形容人兇惡狠毒,性格暴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脾氣暴躁、兇猛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現象的兇險和危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虎的形象源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相傳白虎是四象之一,象征西方方位。白虎是一種兇猛的動物,它的形象被用來形容人的脾氣兇猛、暴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脾氣真是白虎,一點小事就能發火。
2. 這個人心狠手辣,簡直就是個白虎。
3. 這個地方環境惡劣,充滿了白虎的氣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虎”想象成一只兇猛的白色虎,它的眼神兇狠,脾氣暴躁,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白虎相關的神話故事和文化背景,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脾氣就像一只白虎,經常對同學們發火。
2. 初中生:這個人的脾氣真是白虎,別人稍微惹他一下就會被他打。
3. 高中生:這個老師的脾氣像白虎一樣兇猛,上課時只要有人不聽話,他就會大發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