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詔
基本解釋
帝王的詔書。以朱筆書寫,故稱。 唐 韓翃 《送王光輔歸青州兼寄儲侍御》詩:“身著紫衣趨闕下,口銜丹詔出關東。” 明 高明 《琵琶記·李旺回話》:“我如今去朝廷上表,奏 蔡 氏一門孝道,管取吾皇降丹詔把他召。”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生承命,四體驚悚,若奉丹詔。”
成語(Idiom):丹詔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z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皇帝的詔書,也可指君主的命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詔一詞源于古代中國,最初指皇帝下達的詔書。后來,這個詞的含義擴展為君主的命令或指示。丹詔通常是由皇帝親自撰寫或簽署的,因此具有非常高的權威性和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詔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權威的命令或指示,也可以用來形容非常重要的命令。它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政治、軍事、文化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丹詔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歷史文獻中。在古代,皇帝通過丹詔向臣下下達命令,這些命令通常是非常重要的事務,如任命官員、頒布法令等。丹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是皇權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丹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丹”表示紅色,有時也被解釋為指代皇帝;“詔”表示詔書或命令。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代表皇權和重要命令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皇帝發布了一道丹詔,任命他為大臣。
2. 這個軍令是一道丹詔,必須立即執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通過將“丹詔”與皇帝的權威和重要命令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紅色的詔書,代表著皇帝的命令,這樣可以幫助你記住丹詔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歷史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學習皇帝的權威和丹詔的用法。你還可以了解其他與丹詔相關的成語,如“丹書鐵券”、“金口玉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發下了一道丹詔,要求我們按時完成作業。
2. 初中生:校長發表了一道丹詔,號召全校學生積極參加義工活動。
3. 高中生:政府發布了一道丹詔,呼吁年輕人為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4. 大學生:教授發表了一道丹詔,要求學生們積極參與科研項目。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丹詔”這個成語。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