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挐
成語(Idiom):渠挐
發音(Pronunciation):qú n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物行為言語不正,不守信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渠挐是由“渠”和“挐”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渠”指的是水渠,也可以引申為通道;“挐”指的是堵塞。渠挐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繪了一個通道被堵塞的情景。在成語中,渠挐用來形容人物行為言語不正,不守信用的行為,指這樣的人對待承諾不認真,言而無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渠挐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不守信用、言而無信的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例如描述商業交易中的不誠信行為、揭露政治上的虛偽行為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渠挐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漢書·卷五十六·楊胡朱梁列傳》:“漢之末年,天下渠挐,山東郡縣多不得以歲時上書。”這句話描述了漢末時期,天下各地的水渠都被堵塞,山東的郡縣無法按時上報朝廷。由于水渠被堵塞,導致糧食無法運輸,給人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所以這句話用來比喻人物不守信用,行為不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渠挐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常常違背自己的承諾,真是個渠挐之人。
2. 這個商人總是說一套做一套,實在是個渠挐分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渠挐”與一個被堵塞的水渠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水渠被堵塞后,水無法順利流通,這就好像一個人的行為言語不正,不守信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誠信、守信有關的成語,如“信口開河”、“言而無信”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渠挐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答應幫我拿書,結果沒做到,真是個渠挐之人。
2. 初中生(14歲):這個商人常常做虛假廣告,真是個渠挐分子。
3. 高中生(17歲):這個政客總是說一套做一套,真是個渠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