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詩
成語(Idiom):軸詩(zhóu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zhóu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詩文的構思和表達精巧而準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軸詩是一個文學術語,由“軸”和“詩”兩個詞組成。其中,“軸”指的是門軸,是門的重要構件,用來支持門扇并使其能夠順利開合。而“詩”是一種文學形式,通過精心的構思和表達來傳達情感和思想。因此,軸詩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詩文的構思和表達精巧而準確,像門軸一樣支撐整個作品的結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軸詩通常用于形容詩歌、文章等文學作品,贊美其構思巧妙、表達精準。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藝術作品,如繪畫、音樂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軸詩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由西漢文學家劉向所著。在這本書中,劉向以“軸詩”來形容當時文學家司馬相如的作品。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的詩文構思新穎獨特,表達精準,被稱為“軸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軸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詩歌構思精巧準確,真可謂是一首軸詩。
2. 這幅畫的構圖十分巧妙,可以稱之為一幅軸詩式的作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軸”和“詩”兩個字形象聯想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門軸,它支撐著整個門的結構,就像詩歌的構思和表達支撐著整個作品的精彩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文學和詩歌的知識,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學流派和作家的作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的作文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老師說它是一篇軸詩。
2. 初中生:我很喜歡李白的詩,他的詩句構思獨特,真是一首軸詩。
3. 高中生:在文學課上,老師講解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我覺得它是一首經典的軸詩。
4. 大學生:我讀了一本現代詩集,其中有一首詩的表達非常精準,被評論家稱為一首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