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同日而道(tóng rì ér dào)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rì ér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個或多個人或事物在同一天內相繼出現或發生,但表現出的道理、道德或品質卻完全不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同日而道是一個用來形容兩個或多個人或事物在相同時間內出現,但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道理、道德或品質的成語。它強調了同一時間、同一環境下的差異,暗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同日而道常用于描述在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的人或事物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品質、道德或行為。它可以用來批評或贊美人的行為或品質的差異,也可以用來比喻不同群體或個體在相同環境下的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同日而道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六年》中。當時,晉國的公子重耳和公子糾都在同一天里來到了宋國,但他們的行為卻完全不同。公子重耳尊重禮法,謙虛有禮,而公子糾卻傲慢無禮,不尊重他人。這個故事揭示了同一時間、同一環境下人們的差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同日而道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同”、“日”和“而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是同日而道的兩個人,一個善良正直,一個卑鄙狡詐。
2. 在同一場比賽中,兩支球隊同日而道,一支表現出色,一支表現失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同日而道”與“同一天不同道”的意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兩個人在同一天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表現出不同的品質和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含有“道”字的成語,如“道聽途說”、“道貌岸然”等,來增加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同日而道的兩個同學,一個乖巧聽話,一個調皮搗蛋。
2. 初中生:同日而道的兩個隊伍,一個團結協作,一個內部紛爭不斷。
3. 高中生:同日而道的兩個學生,一個勤奮努力,一個游手好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