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養
成語(Idiom):韜養
發音(Pronunciation):tāo y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韜養指的是隱藏自己的才能或真實意圖,暫時不表露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韜養這個成語源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韜養以待時。”意為隱藏才能或真實意圖,等待時機的到來。它強調在某些情況下,不宣揚自己的能力或真實意圖,而是選擇保持低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韜養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在特定情況下隱藏真實意圖或才能,等待合適的時機展示自己。它可以用于個人發展、政治策略、商業競爭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魯國。當時,魯國的國君公子駘(dài)準備聯合其他諸侯國來攻打晉國。公子駘選擇保持低調,不公開宣布自己的真實意圖,而是隱藏自己的才能,等待時機的到來。最終,公子駘成功地聯合了其他國家,打敗了晉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韜養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韜”是動詞,意為隱藏;“養”是動詞,意為培養、保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韜養自己的才能,等待合適的時機展示。
2. 這位政治家懂得韜養自己的真實意圖,巧妙地運用策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韜養”這個成語與隱藏自己的意圖或才能聯系起來。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只鳥,將自己的才能或真實意圖像羽毛一樣,收藏在羽翼之下,等待時機的到來展示出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隱藏、等待相關的成語,如“蓄勢待發”、“埋伏”等。
2. 探索其他與個人發展、政治策略、商業競爭相關的成語,拓寬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韜養自己的繪畫才能,等我畫得更好了再展示給大家。
2. 初中生:他韜養自己的數學天賦,暫時不告訴別人,等考試時取得好成績再讓大家驚訝。
3. 高中生:為了爭取大學錄取的機會,我必須韜養自己的領導才能,等待合適的時機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
4. 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會韜養自己的實際經驗,等待機會展示我的能力和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