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公
基本解釋
(1).農夫。《稱謂錄·農》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臘月見三白,田公笑赫赫。” 金 李純甫 《魏徵》詩:“ 貞觀 力排封建議, 魏徵 元只是田公。”《中國諺語資料·農諺》:“正月有三白,田公笑哈哈。”原注:“田公,種田人。”
(2).地主。 彭湃 《海豐農民運動》:“冬呀冬!田仔罵田公。”《紅色歌謠·新童謠》:“田佃罵田公,田佃做到死,田公吃白米。”
成語(Idiom):田公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所作為、懶散無能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公,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他懶散無能,無所作為,只會在田間游蕩,不務正業。因此,“田公”成為形容懶散無能的人的代名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懶散無能,不肯努力工作,只會游手好閑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諷刺或嘲笑某人的懶惰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田公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據說,田公是一個貧窮的農民,他不肯努力耕種田地,而是整天游蕩在田間,無所事事。因此,人們常用“田公”來形容懶散無能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公是一個形容詞,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狀態或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個田公。
2. 別像個田公一樣,要努力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田公”這個成語與懶散無能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整天只會在田間游蕩,不肯努力工作,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懶散無能相關的成語,如“懶漢”、“無所事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不肯做作業,真是個田公。
2. 初中生:她只會玩手機,完全是個田公。
3. 高中生:他對學習毫無興趣,成了個田公。
4. 大學生:他整天宅在宿舍,真是個田公。
5. 成年人:別再像個田公一樣,要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