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咫尺萬里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chǐ wàn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距離雖近,感覺卻像相隔千里萬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咫尺,指的是非常近的距離;萬里,指的是非常遠的距離。咫尺萬里這個成語形容兩個人或事物雖然距離很近,但彼此之間感覺卻像相隔千里萬里,沒有任何聯系或交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表達兩個人之間的疏離感,或者形容兩個地方之間的差距非常大,沒有任何關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咫尺萬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的《三國演義注》中。故事講述了劉備和曹操兩位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之間的關系。劉備曾多次向曹操請教軍事策略,但曹操對他始終態度冷淡,沒有給予任何幫助。因此,劉備感覺自己與曹操之間的距離雖然很近,但實際上卻像相隔千里萬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咫尺(近) + 萬里(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雖然住在同一個城市,但感覺咫尺萬里,彼此之間沒有任何交流。
2. 這兩個地方離得很近,但發展水平卻咫尺萬里,經濟差距非常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咫尺萬里與距離概念聯系起來,想象兩個人或事物之間的距離雖然很近,但卻感覺像相隔千里萬里,沒有任何聯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距離相關的成語,如“天涯海角”、“相隔千山萬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好朋友雖然住在同一個小區,但感覺咫尺萬里,因為我們從來沒有一起玩過。
2. 初中生:我和父母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感覺咫尺萬里,他們對我的事情不感興趣。
3. 高中生:我和同桌之間的關系很緊張,我們雖然坐得很近,但感覺咫尺萬里,彼此之間沒有任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