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跖
成語(Idiom):掎跖(jǐ zú)
發音(Pronunciation):jǐ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迅速地追趕,緊緊跟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掎跖源自《左傳·襄公二十二年》:“掎其足。”掎,拉住;跖,腳跟。原意是指拽住對方的腳跟,使其無法脫身。后來引申為迅速地追趕,緊緊跟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掎跖一詞通常用于形容緊緊跟隨某人或某物,迅速追趕的情景。可以用于描述緊隨領導或老師行動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緊追不舍地追趕目標或機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春秋時期,晉國著名將領鄭國渠率領晉軍攻打齊國。齊國的將領魯隱公為了保護自己的腳跟不被敵人捉住,特意將自己的鞋掀起來,以示謹慎。晉軍最終失敗,魯隱公的這一舉動成為后人稱頌的典故,也使得掎跖這個成語得以流傳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掎跖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掎”和名詞“跖”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掎跖追趕著逃犯,終于將其抓捕歸案。
2. 她掎跖追隨著她喜歡的偶像,參加了所有的演唱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緊緊抓住對方的腳跟,迅速追趕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緊追不舍”、“緊隨其后”等,以增加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操場上玩捉迷藏,我掎跖追趕著我的朋友。
2. 初中生:老師走得太快了,我們只能掎跖地緊跟在后面。
3. 高中生:他掎跖追逐著夢想,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