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職
基本解釋
指士、農、工、商四種職業。 漢 徐干 《中論·譴交》:“古之立國也,有四民焉。執契修版圖,奉圣之法,治禮義之中,謂之士;竭力以盡地利,謂之農夫;審曲直形勢,飭五材,以別民器,謂之百工;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謂之商旅……不勤乎四職者,謂之窮民。”
成語(Idiom):四職
發音(Pronunciation):sì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四個職位,主要指文官、武官、工商官、監察官四種職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職是由“四”和“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為四個職位。這四個職位分別是文官、武官、工商官和監察官,代表了古代社會的四大職業。成語四職用來形容一個人同時擔任或者具有多個職位,也可以用來指一個人的多重身份或多重角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四職這個成語在現代生活中較少使用,更多地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但是,我們可以在描述一個人多重身份或多重角色的情況下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職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官場。在古代,文官、武官、工商官和監察官是官場上的四大職位。一個人如果能同時擔任或者具有多個職位,就被認為是非常有能力和地位的人。因此,四職這個成語就形容了這種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職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四”和“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同時擔任市長和大學教授,真是四職俱全。
2. 這位演員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演員,還是一位著名的導演和編劇,可以說是四職合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記憶四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同時穿著文官的袍子、武官的盔甲、工商官的工作服和監察官的制服,形象地表示一個人具有多重身份或多重角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中國的官制和官場文化,了解更多關于文官、武官、工商官和監察官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既是老師,又是家庭主婦,她真是四職俱全。
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名警察,他每天既要維護社會治安,又要管理警察局,可以說是四職合一。
3. 高中生:我姐姐在大學里不僅是學生會主席,還是社團的負責人,她的四職身份讓我非常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