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柱
成語(Idiom):箏柱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g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支撐事物穩定的關鍵人物或物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箏柱”源于古代民間音樂器箏。箏的兩端各有一根豎立的柱子,起到支撐和穩定箏的作用。因此,“箏柱”成語比喻支撐事物穩定運行的關鍵人物或物體,沒有它們,事物就會失去支撐而不穩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關鍵人物或物體對于事物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用來形容組織中的核心人員、企業中的關鍵崗位、家庭中的支柱成員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這樣的記載: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子胥的忠臣,他為了報答楚國的恩情,一直為楚國效力。楚靈王去世后,子胥被貶為庶人,但他仍然盡心盡力為楚國服務,為楚國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他的忠誠和貢獻被人們稱為“箏柱之功”,意思是他如同楚國的箏柱,支撐著楚國的穩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箏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團隊的箏柱,沒有他,我們無法完成這個項目。
2. 這座橋的設計師是這座城市的箏柱,他的設計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風景。
3. 在這個家庭中,父親是支撐全家的箏柱,他辛勤工作,供養了一家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箏柱”形象化為一把穩定支撐著箏的柱子,通過想象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演奏箏的人,他穩定地把箏放在柱子上,柱子支撐著箏,使其穩定地發出美妙的音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箏柱”相關的成語,如“金童玉女”、“畫龍點睛”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擴展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我們家的箏柱,他工作很辛苦,支撐著我們一家人的生活。
2.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箏柱,她教得很好,幫助我們取得了好成績。
3. 高中生:團隊的箏柱是我們的項目經理,他能夠穩定地管理團隊,使項目順利進行。
4. 大學生:家庭的箏柱是我的母親,她辛苦工作,支撐著我們的學業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