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戒
成語(Idiom):鐫戒(juān jiè)
發音(Pronunciation):juān j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刻寫的形式將警示、勸戒的話語銘記于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鐫戒是由“鐫”和“戒”兩個字組成。其中,“鐫”意為刻寫、雕刻,“戒”意為警示、勸戒。成語“鐫戒”形象地比喻將警示、勸戒的話語刻寫在心靈深處,使其銘記于心,時刻警醒自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將道德準則、規范等深深記在心中,時刻自我警醒,不敢有絲毫違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鐫戒”起源于《左傳·宣公十三年》:“鐫戒于心”。這句話出自孔子的弟子子思的文章,他在文中寫道:“吾聞之也,圣人無違于天時,無逾于人道。是故圣人之志,鐫戒于心。”這句話意味著圣人的志向深深刻在心中,時刻警醒自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鐫”和動賓短語“戒于心”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將師父的教誨鐫戒于心,一直保持著高尚的品德。
2. 在工作中,我們要時刻將安全意識鐫戒于心,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鐫戒”想象成在心靈深處刻寫下的字跡,以此來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道德、修養相關的成語,如“銘記于心”、“克己奉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將老師的教誨鐫戒于心,好好學習。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將父母的辛苦付出鐫戒于心,努力學習,將來報答他們。
3. 高中生:在高考備戰期間,我們要將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鐫戒于心,爭取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