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開點
基本解釋
方言。分得一點。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三:“有便宜大家討開點,沒事。”
成語(Idiom):討開點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kāi d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交流、爭論等方式解決問題,達到共識或取得進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開點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討”、“開”、“點”三個字組成。其中,“討”意為爭取、商量;“開”意為開展、展開;“點”意為一點一滴、逐漸。整個成語的意思是通過逐漸展開的交流、爭論等方式,解決問題并達到共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討開點常用于形容人們在討論、協商、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交流、爭論等方式逐漸取得進展,達到共同的目標。適用于各種場合,如工作會議、團隊合作、家庭討論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討開點這個成語的起源并無明確的故事,可能是在古代人們在商討重大事務時,通常需要通過多次的交流和爭論才能達成共識,逐漸解決問題。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其中“討開點”為謂語動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們要討開點,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2. 這個項目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需要討開點,共同商量解決辦法。
3. 他們在會議上討開點,最終找到了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方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討開點”為一個逐漸展開的過程,像是一個開關逐漸被打開的樣子。可以想象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問題逐漸得到解決,達到共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文章,參與討論、辯論等活動來加深對討開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在班上討開點,決定下一個學期要舉辦什么活動。
初中生:老師帶領我們討開點,找出了最佳的學習方法。
高中生:我們班級開了一次班會,大家討開點,商量應對高考的計劃。
大學生:在學生會的會議上,我們討開點,決定舉辦一場文化節。
成年人:我們在家庭聚會上討開點,商量明年的旅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