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兵
成語(Idiom):吏兵(lì bīng)
發音(Pronunciation):lì b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吏治和兵戎,意為政府治理和軍隊作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吏兵是由“吏”和“兵”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吏”指的是官員、政府機關,代表政府治理的一面;“兵”指的是軍隊、戰士,代表軍隊作戰的一面。吏兵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政府治理和軍隊作戰這兩個方面的關系。它用來形容政府和軍隊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共同維護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吏兵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政府和軍隊之間的密切配合,以及政府治理和軍隊作戰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來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吏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五年》這篇史書中。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昭公在與敵國晉國作戰時,他派遣了一位負責軍隊指揮的將軍和一位負責政府管理的官員一同前往戰場。在這次戰役中,將軍和官員密切配合,各司其職,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政府治理和軍隊作戰的緊密聯系,成為了“吏兵”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吏兵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和軍隊要密切配合,共同構建國家的吏兵關系。
2. 只有政府和軍隊緊密合作,才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吏兵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政府官員(吏)和一個戰士(兵)站在一起,他們緊密配合,共同維護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政府治理和軍隊作戰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吏治”、“軍令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政府和軍隊是國家的吏兵,他們要保護人民的安全。
2. 初中生:只有政府和軍隊緊密合作,才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
3. 高中生:政府和軍隊的吏兵關系是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
4. 大學生:研究政府和軍隊的吏兵關系,可以深入探討國家治理和軍事戰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