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署
基本解釋
即蘭臺。指秘書省。 唐 盧照鄰 《山莊休沐》詩:“蘭署乘閒日,蓬扉狎遁棲。” 唐 李潛 《和主司王起》:“蘭署崇資金色重,蓮峯高唱玉音清。”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及太夫人令子藝成,學茂德馨,一舉而搴芳蘭署,再舉而振藻彤庭。”參見“ 蘭臺 ”。
成語(Idiom):蘭署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采斐然的書法或文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蘭署原指蘭亭序,是東晉文學家王羲之的一篇名篇。他在蘭亭宴會后,寫下了一篇描寫景色和感受的文章,以表達他對自然美和人情的體驗。后來,“蘭署”成為了形容文章或書法文采斐然的詞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文章或書法的優美和出色,通常用于文學、書法等藝術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蘭署的故事起源于東晉時期,當時王羲之參加了一場宴會,他在蘭亭宴會后寫下了一篇名篇,描述了宴會的景色和他的感受。這篇文章被后人廣為傳頌,成為了蘭署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蘭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蘭指蘭亭,署指序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法真是蘭署般的文采斐然。
2. 這篇文章的文采真是蘭署一般,讓人贊嘆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蘭亭序的蘭和署兩個字形象地聯系起來,想象蘭亭宴會后王羲之寫下的一篇優美文章,從而記憶成語蘭署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蘭亭序及王羲之的其他作品,了解他在書法藝術上的貢獻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字寫得真漂亮,就像蘭署一樣。
2. 初中生:他的作文真是蘭署般的優美,讓人讀了很有感觸。
3. 高中生:這篇詩的文采真是蘭署一般,每個字都飽含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