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衢
基本解釋
(1).四通八達的大路。《后漢書·李固傳》:“ 冀 乃封 廣 、 戒 而露 固 尸於四衢。”
(2).指四出的通路。《宋書·符瑞志上》:“帝懼,欲出奔,而月明,邀候急,四衢斷絶,不得去。”
(3).通達四方。 南朝 梁 沉約 《八關齋》詩:“四衢道難闢,八正扉猶掩。”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四:“四衢,四達之謂也。 郭璞 曰:‘交道四出也’。”
(4).交錯歧出貌。《山海經·中山經》:“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葉大尺餘。” 郭璞 注:“言枝交互四出。”
成語(Idiom):四衢(sì qú)
發音(Pronunciation):sì q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四方交匯的大街道,比喻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繁忙場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衢是指四條大街道交匯的地方,形容人流、車流繁忙,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繁忙的市場、車站、商業街等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多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隱公元年》記載了一個故事,魯國國君隱公因為國內政治混亂,四方豪強逐利,使得國家陷入了困境。隱公找到智者子產請教,子產告訴他:“國家如同大街道,四方交匯,人來人往。只有君主明智,才能治理國家。”從此,四衢成為了形容繁忙的場所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衢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四”和“衢”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商場十分繁忙,人來人往,猶如四衢一樣。
2. 車站門口車流如織,真是個四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四衢與繁忙的場所聯系起來,想象四條大街道交匯的地方,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繁忙、人流密集相關的成語,如“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過一個四衢,那里有很多商店,人們都在購物。
2. 初中生:放學后,學校門口總是人來人往,真是個四衢。
3. 高中生:我喜歡去市中心的四衢逛街,那里有各種各樣的商店和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