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令
基本解釋
文書,命令。《晉書·儒林傳·孔衍》:“﹝ 衍 ﹞避地 江 東, 元帝 引為安東參軍,專掌記室。書令殷積,而 衍 每以稱職見知。”
成語(Idiom):書令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l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指導人們的行為而制定的規章制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令是由“書”和“令”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書”指的是制定規章制度的文件或文字,而“令”則指的是命令、規定。書令原指古代官府發布的命令和規章制度,后來泛指一切為了指導人們的行為而制定的規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令常用于形容制度、規章或法律等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和規范。可以用于描述政府、學校、公司等組織內部的規章制度,以及社會上的法律法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了一個關于書令的故事。故事中,宣公要制定一份新的法律,他讓大臣們向百姓征求意見,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支持。最終,宣公頒布了一份受到百姓廣泛認可的法律,這就是“書令”的由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令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有嚴格的書令,員工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操作。
2. 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的書令,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書令”與“制度規章”聯系起來,因為書令是制定規章制度的文件或文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和規章制度,以及現代社會中的法律法規和組織內部的規章制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有很多書令,比如不能在教室里吃東西。
2. 初中生:政府發布了一項新的書令,要求所有的中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3. 高中生:為了保護環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書令,以限制工廠的排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