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扇
成語(Idiom):障扇(zhàng shàn)
發音(Pronunciation):zhàng s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無法阻擋或遮擋事物,無法起到任何作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障扇原指用來隔絕陽光或風的屏風,但在成語中,障扇多用來比喻無法起到任何作用的事物。形容力量或手段微弱無力,無法阻擋或遮擋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力量薄弱、手段不夠強大,無法阻擋他人的行動或阻止事物的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障扇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容齋隨筆》中,原文中寫道:“楚宣王時,莊子為相,有人譖莊子,宣王問莊子,莊子曰:‘障扇之術,豈能扶危定亂?’”這個故事講述了莊子被人誣陷,楚宣王問他是否能扶危定亂,莊子回答說:“障扇之術,豈能扶危定亂?”意思是說障扇只是用來擋風遮陽的,無法起到扶危定亂的作用。后來,這個故事中的“障扇之術”逐漸演變成了成語障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障扇+之+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力量太小了,根本就是障扇。
2. 你這種手段就是個障扇,根本無法阻擋我們的計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障扇比喻為一把脆弱的扇子,無法阻擋風和陽光,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成語中的其他含義和用法,以及與障扇相關的成語,如“障眼法”、“障礙重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這次的報告簡直就是個障扇,老師根本聽不懂。
2. 初中生:他的武術水平太低了,根本就是個障扇,無法阻擋對手的攻擊。
3. 高中生:這個政策就是個障扇,根本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4. 大學生:他的論點完全是個障扇,毫無說服力。
5. 成年人:這個項目的預算太低了,根本無法實現,簡直就是個障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