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
基本解釋
[釋義]
(1) (數)〈書〉多少。這些商品價值幾何?(作謂語)
(2) (名)幾何學;研究空間圖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的相互關系的科學。
[構成]
并列式:幾+何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書] (多少) how much; how many
2.(幾何學) geometry
詳細解釋
◎ 幾何 jǐhé
(1) [how much;how many]∶多少(用于反問)
年幾何矣。——《戰國策·趙策》
羅敷年幾何。——《樂府詩集·陌上桑》
所殺幾何。——唐· 李朝威《柳毅傳》
相去能幾何。——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價值幾何。
(2) [geometry]∶幾何學簡稱
(1).猶若干,多少。《詩·小雅·巧言》:“為猶將多,爾居徒幾何?” 馬瑞辰 通釋:“爾居徒幾何,即言爾徒幾何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於是 始皇 問 李信 :‘吾欲攻取 荊 ,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新唐書·李多祚傳》:“﹝ 張柬之 ﹞乃從容謂曰:‘將軍居北門幾何?’曰:‘三十年矣。’”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小子費亦不貲矣!家私幾何,乃如此胡為耶!”《老殘游記》第三回:“ 高公 又問:‘藥金請教幾何?’” 郭小川 《春歌》之二:“戰斗的詩情能裝千筐萬籮,而我的筆墨呢,又有幾何!”
(2).數學中的一門分科。詳“ 幾何學 ”。
成語(Idiom):幾何(jǐ hé)
發音(Pronunciation):jǐ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形狀、圖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協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幾何一詞源于數學中的幾何學,表示事物之間的形狀、結構、比例等相互關系。在成語中,幾何常用來形容事物之間的配合、協調,強調相互之間的關聯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幾何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協調,以及物體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用于形容團隊合作、人際關系、藝術創作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幾何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中,原文是“幾何之學,言不及義,故曰逍遙”。這里的幾何指的是數學中的幾何學,表達了莊子對于幾何學的褒義評價,認為幾何學可以幫助人們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性。后來,幾何在成語中的意義逐漸演變為形容事物之間的配合、協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幾何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幾何”和“之”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的合作非常幾何,每個人都發揮出了自己的優勢。
2. 這幅畫的色彩和構圖非常幾何,給人一種和諧美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成語“幾何”。可以想象一個幾何圖形,圖形中的各個部分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樣就能夠記住幾何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數學中的幾何學知識,了解幾何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協調、配合相關的成語,如“和諧共處”、“相得益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們一起組隊做項目,大家幾何地合作,最后取得了好成績。
2. 初中生(14歲):音樂會上樂隊的演奏非常幾何,各個樂器都發揮出了自己的特點。
3. 高中生(17歲):在學校的社團活動中,同學們幾何地合作,成功舉辦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晚會。
4. 大學生(20歲):團隊項目中,我們幾何地分工合作,最終完成了一個復雜的科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