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身
基本解釋
(1).龍的身軀。《山海經·中山經》:“其神狀皆龍身而人面。”《淮南子·墬形訓》:“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亦指似龍之身,夭矯的軀干。 清 黃始 《山東四女祠記》:“碑前枯樹,半無枝葉,禿而龍身。”
(2).《三國志·魏志·華歆傳》“ 歆 為吏,休沐出府,則歸家闔門。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歆 與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學,三人相善,時人號三人為‘一龍’, 歆 為龍頭, 原 為龍腹, 寧 為龍尾。”后以“龍身”形容人有聲名。 清 黃遵憲 《己亥續懷人詩·瀏陽歐陽瓣薑》:“編到《沅湘耆舊録》,難為君稱作龍身。”
成語(Idiom):龍身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物的主要部分或主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龍身”由“龍”和“身”兩個字組成。在中國文化中,龍被視為神話中的神圣生物,象征著力量、權威和尊貴。而“身”則代表著一個人或物體的主要部分。因此,“龍身”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人或物的主要部分或主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事物的重要部分或核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中的主要人物或核心成員,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件或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話故事。在中國傳統的神話中,龍是一種神圣的生物,被視為吉祥和權威的象征。龍的身體被認為是它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它代表了龍的力量和尊貴。因此,人們用“龍身”來形容事物的重要部分或主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身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老板是這個行業的龍身,他的決策對整個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
2. 在這個計劃中,市場調研是龍身,只有準確的市場調研結果,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龍身”這個成語與龍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強大的龍的身體,表示事物的重要部分或主體。可以通過繪制龍的形象或使用與龍相關的圖像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龍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中龍的象征意義和傳統信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龍身,她帶領我們學習知識,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2. 初中生:在足球隊中,隊長是球隊的龍身,他帶領我們贏得了比賽。
3. 高中生:學校的學生會主席是學生們的龍身,他代表我們發表意見和解決問題。
4. 大學生:在科研團隊中,教授是項目的龍身,他指導我們進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