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契
基本解釋
◎ 書契 shūqì
(1) [characters]∶指文字
始畫八卦,造書契。——《書序》
(2) [evidence]∶指契約等書面憑證
掌稽市之書契。——《地官》
詳細解釋
(1).指文字。《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書序》:“古者 伏羲氏 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陸德明 釋文:“書者,文字。契者,刻木而書其側。”《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三年》:“ 珪 曰:‘書籍凡有幾何,如何可集?’對曰:‘自書契以來,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勝計。茍人主所好,何憂不集。’” 清 龔自珍 《西域置行省議》:“東南臨海,西北不臨海,書契所能言,無有言西北海狀者。” 朱自清 《經典常談·<說文解字>》:“‘契’有‘刀刻’的義;古代用刀筆刻字,文字有‘書契’的名稱。”
(2).契約之類的文書憑證。《周禮·天官·小宰》:“六曰聽取予以書契。” 孫詒讓 正義:“凡以文書為要約,或書於符券,或載於簿書,并謂之書契。”《周禮·地官·質人》:“掌稽市之書契。”
成語(Idiom):書契(shū qì)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書面上的約定或契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契是指通過文字記錄的約定或契約。它來源于古代人們在進行交易或簽訂重要協議時,為了確保雙方權益,常常將約定事項寫在契約書上,以便有據可查。因此,書契也常常用來表示雙方達成的協議或約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契一詞常用于描述法律文件、合同、協議等書面約定的情況。例如,在商業合作中,雙方可以簽訂一份書契來明確雙方的權益和責任。此外,書契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之間的約定,比如朋友之間的約定或承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書契的故事起源并沒有特別明確的記載。然而,古代人們非常重視書面約定,因為它可以作為證據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因此,書契這個詞語在古代社會中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契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書”和“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簽訂了一份書契,明確了雙方的權益和責任。
2. 這份書契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利益,我們必須認真遵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書契”與“書面約定”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兩個人在一本書上簽字,表示雙方達成了一項重要的約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書契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簽訂合同的注意事項。此外,也可以學習其他與約定和協議相關的成語,如“言而無信”、“守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之間訂了一個書契,約定一起做作業。
2. 初中生:老師和家長簽訂了一份書契,約定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 高中生:考試前,我和同學們之間簽訂了一份書契,約定互相幫助復習。
4. 大學生:室友之間簽訂了一份書契,約定共同維護宿舍的衛生。
5. 成年人:公司與供應商簽訂了一份書契,明確了雙方的合作方式和責任分工。
希望這個關于“書契”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