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世
基本解釋
同時代。 康有為 《<人境廬詩草>序》:“吾於并世賢豪多友之?!?清 鄒容 《獄中答西狩》詩:“并世無知己,吾生苦不文?!?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考其生平,以大勛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 袁世凱 的包藏禍心者,并世無第二人?!?br>並世:同存于世;同時?!?a href="/r_ci_36e92222c889262004935d5f5fd945e0/" target="_blank">墨子·兼愛下》:“吾非與之并世同時,親聞其聲,見其色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孔子 皆后之,不并世?!?宋 黃庭堅 《題劉將軍雁》詩:“ 祁連 將軍一筆鴈,生不并世俱名家。” 清 方苞 《<畿輔名宦志>序》:“而史作於異代,其心平,故其事信。若郡州縣志,則并世有司之所為耳。其識之明,未必能辨是非之正?!?
隨世?!?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先序今以上至 黃帝 ,學者所共術,大并世盛衰,因載其禨祥度制,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司馬貞 索隱:“言其大體隨代盛衰,觀時而説事。”
竝世:同時。《列子·力命》:“ 北宮子 謂 西門子 曰:朕與子竝世也,而人子達?!?
成語(Idiom):并世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同時存在于世的兩個或多個人或事物,彼此地位相等或同樣出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并世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來形容同時存在于世的兩個或多個人或事物。這些人或事物在地位、才華、成就等方面相等或同樣出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并世常用于描述同時代出現的兩個或多個杰出人物,或者同時發生的兩個或多個重要事件。它可以用來形容兩個同行業的人物在同一時期內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也可以用來形容同時發生的兩個重大事件對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并世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兩位賢臣管仲和鮑叔牙同時存在,他們在政治、軍事和經濟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譽為“并世之才”。這個故事成為并世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并世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并”表示同時,表示兩個或多個人或事物同時存在;“世”表示世界,表示人們所處的時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是并世之才,都在同一個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2. 這兩個事件的發生都對整個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是并世之重要事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將“并”字理解為同時,將“世”字理解為世界。
2. 可以想象兩個人站在同時存在的世界中,彼此地位相等或同樣出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更多與并世相關的成語,如“并駕齊驅”、“齊頭并進”等。
2. 深入了解并世之才的故事,如管仲和鮑叔牙的事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兩個是并世之才,一起參加數學競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2. 初中生:這兩個科學家都是并世之才,他們在同一時期內都做出了重大的科研發現。
3. 高中生:這兩個歷史事件都是并世之重要事件,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 大學生:這兩位作家都是并世之才,他們的作品在文學界引起了轟動。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