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掠
成語(Idiom):斂掠(liǎn luè)
發(fā)音(Pronunciation):liǎn l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掠奪、掠取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斂,收取;掠,搶奪。斂掠指以暴力手段搶奪他人的財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盜賊、強盜等以非法手段進行搶劫、掠奪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斂掠”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晉國的故事。公元前636年,晉國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他在途中遇到了一個盜賊,盜賊想要搶奪重耳的財物。重耳看到盜賊兇狠的樣子,知道自己無法抵抗,于是故意表現出一副貧困的樣子,盜賊看不上他,就放過了他。重耳在后來成為了晉文公,他用“斂掠”來形容盜賊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qū)經常發(fā)生斂掠案件,市民們都非常擔心。
2. 盜賊斂掠了村民的財物后逃之夭夭,警察正在全力追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斂掠”與“掠奪”這兩個詞進行聯想,它們的意思相似,都是指搶奪、奪取財物。可以通過聯想兩個詞的相似之處來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斂掠”相關的成語,如“掠影千里”、“掠奪一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盜賊斂掠了村民的財物,導致他們生活困難。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劇情描述了一個盜賊團伙斂掠貧苦人家的故事。
3. 高中生(16-18歲):歷史上曾經有一些盜賊以斂掠為生,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