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垠
基本解釋
天邊,指極遠(yuǎn)的地方。 晉 張協(xié) 《七命》:“爾乃踰天垠,越地隔,過汗漫之所不游,躡章亥之所未跡。” 唐 杜甫 《別蔡十四著作》詩:“若馮南轅吏,書札到天垠。” 唐 柳宗元 《招海賈文》:“終古迴薄旋天垠,八方易位更錯陳。”
成語(Idiom):天垠 (tiān yín)
發(fā)音(Pronunciation):tiān y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空的邊際或邊緣。也用來形容事物的極限或極其遼闊的范圍。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垠一詞由“天”和“垠”兩個字組成。其中,“天”指天空,“垠”指邊際或邊緣。天垠一詞原本用來形容天空的邊緣,后來引申為形容事物的極限或極其遼闊的范圍。它常常用來形容某種事物或現(xiàn)象的廣闊程度,使人感到無邊無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垠一詞常用于修辭手法,可以用來形容自然景觀的壯麗、遼闊,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事物或現(xiàn)象的廣闊程度。例如,可以用天垠來形容大海的廣闊,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胸懷和志向的寬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垠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襄公十二年》一文中。當(dāng)時,齊國的公子糾向晉國求救,晉國的公子重耳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在回去的路上,重耳在一片大霧中迷失了方向,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離開了晉國的邊界。于是,他用手指著天空的邊際,說:“我已經(jīng)到了天垠了嗎?”后來,人們將這個故事中的“天垠”一詞引申為形容事物的極限或極其遼闊的范圍。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垠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大海的遼闊讓人感嘆不已,仿佛沒有盡頭,宛如天垠一般。
2. 他的胸懷寬廣,志向遠(yuǎn)大,真可謂是有著天垠一般的氣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式記憶天垠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望無際的海洋邊緣,看到天空與大海的交界處,感受到無邊無際的廣闊。這樣的聯(lián)想可以幫助記憶天垠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相關(guān)的成語,如“天涯海角”、“天地?zé)o垠”等,來擴展對于廣闊范圍的描述和表達(dá)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大海的邊緣好像是天垠一樣,看不到盡頭。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的發(fā)展?jié)摿κ菬o限的,發(fā)展空間寬廣,有著天垠般的前景。
3. 高中生:他的思想開闊,眼界寬廣,胸懷像天垠一樣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