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激
成語(Idiom):忿激(fèn jī)
發音(Pronunciation):fèn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憤怒激動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忿激是由形容詞“忿”和動詞“激”組成的成語。忿意激動,怒氣勃發的意思。形容人因憤怒而情緒激動,表現出強烈的憤怒和激動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忿激常用于形容人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或受到冤屈時的憤怒和激動。可以用來形容在正義面前義憤填膺的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忿激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個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名叫犯丁的人,他為人正直,但被人陷害后被關進了牢房。犯丁深感冤屈,憤怒之下,他激動地用力推門,結果門被他推開了。人們看到這一幕,就用“忿激”來形容他憤怒激動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忿激地大聲抗議。
2. 她因受到不公正待遇,忿激地辭去了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憤怒激動”相關的場景或人物來幫助記憶。比如,想象自己在面對不公平待遇時,情緒激動地推開門,表達自己的憤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憤怒、激動相關的成語,如“怒發沖冠”、“義憤填膺”等,以擴展對情緒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聽到同學被欺負的消息,他忿激地去找到了老師。
2. 初中生(13-15歲):看到老師對待學生不公正,他忿激地站出來維護同學的權益。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成績被錯誤評定,他忿激地向校方提出了申訴。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聽到社會不公平的消息,他忿激地參與了公益活動,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