棆桷
成語(Idiom):棆桷(lún jué)
發音(Pronunciation):lún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堅定不移,毫不動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棆桷原指竹子的根和竹筍,因為竹子的根和竹筍都是堅固不易動搖的,所以引申為形容人或事物堅定不移,毫不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或態度堅定不變,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穩定性或持久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李膺傳》記載了一個故事,李膺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忠臣,他在官場上受到了很多的賄賂和誘惑,但他始終堅守原則,不為所動。有一次,有人送給他一根棆桷,希望他能接受賄賂,但他堅決拒絕了。后來,人們就用“棆桷”來形容李膺的堅定不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棆桷的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2. 這個項目經過了多次變故,但是他們依然棆桷地堅持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棆桷”與“堅定不移”這個意思進行聯想,想象一個堅固的竹子根部,永遠穩定地扎根在地下,不受任何外力影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堅定不移的成語,如“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要像棆桷一樣,堅定地學習,不輕易放棄。
初中生:他是一個棆桷的運動員,無論多么困難的訓練都能堅持下去。
高中生:在面對困境時,我們應該像棆桷一樣,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