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正
基本解釋
研討訂正。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 景 ( 常景 )討正科條,商榷古今,甚有倫序,見行於世,今《律》二十篇是也。” 宋 曾鞏 《授中書舍人謝啟》:“其於講求體要,討正典章,出獨斷之淵深,號積年之希闊。”
成語(Idiom):討正 (tǎo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糾正錯誤或不公正的事情,尋求正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正是由“討”和“正”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討”意為尋求、請求,表示主動行動;“正”意為正確、公正,表示目標。討正一詞指的是通過積極的行動,糾正錯誤或不公正的事情,追求正義和公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討正常常用于形容在面對不公平或錯誤時,積極尋求正義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個人或集體對不公正待遇進行抗議、申訴或改正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討正”的故事起源并未有明確的記載,但它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一個成語,用于強調追求正義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組織了一場示威活動,目的是討正不公平的法律規定。
2. 她堅持討正這個錯誤的決定,最終成功地改變了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討正”與“追求正義”聯系起來,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也可以將“討正”與“正確”和“公正”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正義、公平相關的成語,如“正義凜然”、“公正無私”等,可以幫助擴展對“討正”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討正老師不公平對待我們的事情。
2. 初中生:學生會組織了一次活動,希望討正學校食堂的不衛生問題。
3. 高中生:學生們聯名寫信給校長,要求討正不公平的升學政策。
4. 大學生:他們舉辦了一場集會,為了討正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
5. 成年人:我打算去法院討正我受到的不公正對待。
6. 老年人:他一生都在為討正社會不公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