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誦
基本解釋
[釋義]
(動)輾轉傳布誦讀,輾轉傳布稱道。
[構成]
并列式:傳+誦
[例句]
傳誦英雄的故事。(作謂語)
[同音]
傳頌、傳送
英文翻譯
1.(輾轉傳布誦讀或稱道) be on everybody's lips; be widely read
詳細解釋
◎ 傳誦 chuánsòng
[be on everybody's lips;be widely read] 傳揚稱頌
傳誦一時
(1).流傳誦讀。 漢 王充 《論衡·正說》:“時尚稱書難曉,名之曰傳,后更隸寫以傳誦。” 宋 蘇軾 《范文正公文集敘》:“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政。” 李廣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其中《背影》一篇……它之所以能夠歷久傳誦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當然并不是憑借了什么宏偉的結構和華贍的文字,而只是憑了它的老實,憑了其中所表達的真情。”
(2).謂輾轉流傳稱道。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第二節:“她的模范事跡在青年中被激情地傳誦。”
成語(Idiom):傳誦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s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廣泛傳播,被人們廣泛傳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某事物或某個人的名聲被廣泛傳播,被人們廣泛稱贊、傳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名聲在社會上廣為傳播和贊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楚王問管仲說:‘我聽說有個人叫飯圣,是真的嗎?’管仲回答說:‘不是真的。’楚王又問:‘為什么人人都說他是飯圣呢?’管仲答道:‘因為人人都吃他做的飯,所以都稱他為飯圣。’”這個故事中的“飯圣”就是傳誦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使得他的名字在文學界傳誦已久。
2. 這部電影因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被世界各地觀眾傳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傳誦”與“廣傳”聯想,表示某人或某事的名聲被廣泛傳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名聲相關的成語,如“名垂千古”、“聲名狼藉”等。
2. 閱讀有關名人傳記,了解他們如何獲得廣泛的名聲和贊譽。
3. 練習寫作,用成語來豐富文章的表達,提升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作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成為學校里的傳誦。
2. 初中生:這位歌手憑借著出色的演唱和才華橫溢的舞臺表演贏得了無數粉絲的喜愛,成為了年輕人中的傳誦。
3. 高中生:作為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傳誦已久,被廣泛引用和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