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冢
基本解釋
發掘墳墓。《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冢。”《后漢書·郅惲傳》:“ 俊 軍士猶發冢陳尸,掠奪百姓。” 清 顧炎武 《子胥鞭平王之尸辨》:“疑 春秋 以前無發冢戮尸之事,而 子胥 亦不得以行之 平王 也。”
成語(Idiom):發冢
發音(Pronunciation):fā zh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追求名利時,不擇手段,不顧一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冢是由“發”和“冢”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發”表示追求、尋找,“冢”表示墳墓、墓地。發冢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們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擇手段,不顧一切,最終可能導致自己的毀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冢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不顧一切的人。可以用于批評那些為了達到目的而不顧道德、傷害他人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冢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有一個叫做吳起的人,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追求名利,甚至不惜借用死者的墓地來建造自己的房屋。最終,他的行為被眾人所知,遭到了社會的唾棄和譴責。這個故事成為了發冢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冢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求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簡直就是個發冢之人。
2. 這個公司的老板為了賺錢不顧一切,簡直就是發冢發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發冢這個成語:
將“發”字理解為追求,將“冢”字理解為墓地,聯想到追求名利的人最終可能會走向毀滅的境地。同時,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和使用例句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發冢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貪婪”、“利欲熏心”等,了解更多關于人性弱點和道德觀念的故事和寓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為了考試成績不擇手段,簡直就是個發冢之人。
初中生:那個運動員為了取得好成績,不擇手段,簡直就是發冢發狂。
高中生:為了追求名利,一些人不顧道德底線,簡直就是發冢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