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仆
成語(Idiom):僵仆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g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僵硬、不能動彈的人,比喻行動遲緩、無能為力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僵仆是由“僵”和“仆”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僵”表示僵硬、不靈活,而“仆”表示倒下、不能站立。將兩個字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僵硬地倒在地上,無法起身行動的狀態。引申意義上,僵仆用來形容人行動遲緩、無能為力,無法積極應對問題或挑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僵仆常用于貶義語境中,用來批評或嘲笑某人無能、無力的狀態。可以用于形容個人的行動遲緩,也可以用于形容組織、團隊的無力應對。例如,在工作中,當一個人面對困難時沒有積極解決問題,而是束手無策時,可以說他是僵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僵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篇·德充符》一文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德充符的人,他的腿骨被病痛所困,無法行動。即使有人給他提供了藥物和治療方法,他也無法起身行動。這個故事通過描述德充符的無能為力,形象地展示了僵仆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僵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表現出僵仆的狀態,無法主動解決問題。
2. 這個組織的領導層一直僵仆不前,無法應對市場的變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僵仆”與一個僵硬倒地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僵硬地躺在地上,無法起身,表示他無能為力、行動遲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更多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例如,可以學習與“僵仆”意義相近的成語,如“呆若木雞”、“舉步維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腿受傷了,走路像僵仆一樣。
2. 初中生:他在考試中一直沒有答案,感覺自己像個僵仆。
3. 高中生:這個組織的領導層無能無力,整個團隊都變成了僵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