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孥
成語(Idiom):徒孥
發音(Pronunciation):tú r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法得到真正的幫助或指導,只能憑自己的努力和經驗去解決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徒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徒”意為徒弟、學生,“孥”意為孩子。徒孥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沒有師傅或老師指導的學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學習和解決問題。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缺乏正確的指導和幫助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徒孥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學習或工作中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或幫助,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問題。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得到良好教育或沒有得到正確指導的人,也可以用來鼓勵那些在困境中堅持努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徒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故事《梁祝》。故事中的祝英臺是一個聰明才華出眾的女子,但她沒有得到正確的師傅指導,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學習琴棋書畫等技藝。她在嫁給了梁山伯之后,也沒有得到梁山伯的家人的支持和幫助,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應對生活中的困難。這個故事中的祝英臺就成為了徒孥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徒孥”,兩個字都有自己的含義,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沒有師傅指導的學生或學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習中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真是個徒孥。
2. 沒有老師的指導,他只能徒孥一樣地摸索前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徒孥”這個成語與“學生”或“學者”聯想在一起,形象化地表示一個沒有師傅指導的學生。可以通過構建故事或將其與個人經歷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想要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徒孥這個成語,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有師無友”、“孤掌難鳴”等。可以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關于學習和成長的主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學習中沒有得到老師的指導,感覺就像是一個徒孥。
2. 初中生:沒有老師的幫助,我只能徒孥一樣地去探索知識。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徒孥,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提高成績。
4. 大學生:在研究生階段,我沒有得到導師的指導,感覺自己像個徒孥一樣獨自攻克學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