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舍
基本解釋
(1). 戰國 齊 孟嘗君 接待門客分上中下三等,上客所居稱代舍。《史記·孟嘗君列傳》:“初, 馮驩 聞 孟嘗君 好客,躡蹻而見之…… 孟嘗君 置傳舍十日, 孟嘗君 問傳舍長曰:‘客何所為?’答曰:‘ 馮先生 甚貧,猶有一劍耳,又蒯緱。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孟嘗君 遷之幸舍,食有魚矣。五日,又問傳舍長。答曰:‘客復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輿。’ 孟嘗君 遷之代舍,出入乘輿車矣。” 司馬貞 索隱:“傳舍、幸舍及代舍,并當上、中、下三等之客所舍之名耳。”
(2).泛指接待賓客的館舍。 明 袁宏道 《傅良鄉入計序》:“于時長 良邑 者, 傅 侯也。余以昏黑至,侯猶俟于代舍,因問所以調停之策。”
成語(Idiom):代舍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sh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代替別人承擔責任或代替別人放棄某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代舍是由“代”和“舍”兩個詞組成的成語。“代”表示代替,代為承擔。“舍”表示放棄,舍棄。代舍的含義是指代替別人承擔責任或代替別人放棄某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代舍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愿意為他人分擔責任或代替別人放棄某事的精神。它可以用來表達人們對于友情、親情或團隊精神的贊賞和肯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代舍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通過理解成語的字面意思來推測它的起源。在古代社會,人們重視親情和友情,強調相互幫助和關心他人。代舍的概念就是源于這種價值觀,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互助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代舍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代”和動詞“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代舍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幫助同事完成了工作。
2. 她代舍了自己的機會,將機會讓給了更需要的人。
3. 我們應該學習代舍精神,關心他人,共同進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代舍”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代”字和“舍”字分開記憶,理解其基本含義。
2. 想象一個人代替另一個人放棄某事的場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意義。
3. 創造自己的例句,將代舍的意義與具體情境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代舍相關的成語,例如“推陳出新”、“悉心竭力”等,可以幫助擴展對于代舍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代舍了自己的游戲時間,幫助朋友完成了作業。
2. 初中生:他代舍了自己的參加聚會的機會,陪伴家人度過了假期。
3. 高中生:我代舍了自己的個人利益,為了團隊的成功而努力奮斗。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