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坦腹東床
發音(Pronunciation):tǎn fù dōng chu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坦然接受別人的批評或責備,并從中汲取教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坦腹東床”源于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詩中的一句:“坦腹東床嬌兒啼。”詩中描述了一個寂寞的秋夜,主人公坦然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啼哭聲,表現出了一種豁達的心態。后來,這句詩被引申為“坦腹東床”,用來形容一個人能夠坦然接受批評或責備,并從中吸取教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能夠勇于面對批評或責備的心態,表現出對自己的行為能夠進行自我反思并改正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坦腹東床”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秋夜中坦然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啼哭聲,表現出了一種豁達的心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三個詞組成,形容詞“坦腹”修飾名詞“東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能夠坦腹東床,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
2. 面對失敗,我們應該坦腹東床,從中吸取教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與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秋夜中坦然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啼哭聲,表現出一種豁達的心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文學家杜牧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他的文學風格和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犯了錯,但我能夠坦腹東床,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
2. 初中生:面對失敗,我們應該坦腹東床,從中吸取教訓,不斷努力進步。
3. 高中生:在工作中,我們應該能夠坦腹東床,接受同事的建議和批評,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