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慝
基本解釋
喻文筆如云波之變幻多姿。 清 方文 《云間五子詩·彭燕又賓》:“文區既波詭,辭府亦云慝。”
成語(Idiom):云慝(yún tè)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t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藏在云中的禍害。比喻隱伏的禍患或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慝是由“云”和“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云”指天空中的云氣,“慝”指禍害或危險。成語中的“云慝”形容隱藏在云中的禍害,比喻隱伏的禍患或危險。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事物中潛在的危險或隱藏的禍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云慝一詞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可以形容各種潛在的危險或隱藏的禍害。在口語中,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事物帶來的潛在危險或不良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慝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篇中。莊子講述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住在山上,突然看到天空中出現了一團黑云,以為是云中有慝,就急忙逃離山上。后來他發現是一只黑鹿從云中飛來,于是他就笑稱自己是個“云慝之人”。從此,“云慝”一詞就成為了表示隱藏的禍害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慝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有很多云慝,需要小心處理。
2. 我們要警惕云慝,保持警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云”和“慝”兩個字聯想起來幫助記憶。想象一團黑云中隱藏著慝(禍害),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云”和“慝”字的成語,例如“云開見日”、“風云人物”等,以擴大對這兩個字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天上的云慝會帶來大雨。
2. 小學生(7-12歲):我們要小心課堂上的云慝,不要被作弊的同學影響。
3. 中學生(13-18歲):在社交媒體上,要警惕網絡云慝,不要泄露個人隱私。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要學會識別職場中的云慝,以免受到不良影響。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投資理財時,要警惕金融市場中的云慝,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